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资讯列表页 >
智建未来·“智能好建筑”案例——西岸传媒港地下空间
智建未来·“智能好建筑”案例——西岸传媒港地下空间
发布时间:2025-09-07
来源:本站

案例简介

西岸传媒港地下空间位于上海市徐汇滨江核心地带,是上海首个地下空间整体开发、独立立项出让的案例。地下空间共分为九个街坊和地上二层平台,总建筑面积达100m²,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47m²,是一个集商业、交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智能化专项通过全过程设计,协助业主编制智能化设计导则,定制智慧园区平台构架,实现项目整体AIOC平台+全场景智能化应用最终落地。该项目于2023年竣工并获评“上海首批新基建示范工程”,其智能化专项设计在2017年荣获“上海市智能建筑示范工程(设计阶段)奖”。

 

案例亮点

本项目实现“智慧”的关键是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地下空间,依托于“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开发模式,从设计层面将整体西岸传媒港项目的地下空间、地面二层平台区域以及其他区域(地上建筑、梦中心地块等)的智能化系统进行对接及整合。同时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把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传统智能化系统及服务领域功能系统整合,连接安防、消防、能源、停车等业务,形成可以指挥控制、辅助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1、建立人工智能治理中心平台AIOC,具备从运营状态可视、业务分析预警、辅助决策和执行的全方位能力。该平台深度融合园区应用,提供用户统一入口,实现园区全域的可视、可管、可控,最终实现数字化运营目标。

2、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安防系统,通过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预测的全闭环管理,全方位防控人员及群体异常事件,有效提升传媒港园区的整体安全系数。

3、利用 5G 网络、GIS 地图及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的实时交互传输与分析,实现5400个停车位的智能化管控,各项指标均达到上海市智慧停车G2+区域G3标准。

4、通过传感器非可视化监测与可视化识别相结合,运用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实现能源管理数据实时采集、报警监测系统联动,达成能源管控一体化。

社会效益

西岸传媒港作为上海徐汇滨江区域整体开发的重要项目,其地下空间智能化专项设计代表了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最高水平。该项目通过创新的"九宫格"开发模式和智能化技术集成,不仅有效破解了高密度城区开发的空间瓶颈,更在公共服务提升、应急安全保障、经济效益转化和科技创新示范等多个维度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奖项认证

智能建筑示范工程设计奖

案例申报单位及团队介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国有大型建筑设计咨询企业之一。秉承“设计时代精品,引领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提供具有价值的创意设计与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定制化服务,打造建筑精品,助力社会发展。公司主导编制智能化领域多项设计标准和图集,以技术引领+场景落地为核心,持续推动建筑行业智能化专项发展。

智能化团队主要成员:蔡增谊、郭安、陈其容、王小安、刘悦。

0